作文是语文的重头戏,高考150分,作文独占60,占总分的40%,说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也不为过。毕竟,除了作文,语文上其他题目也是需要写的,不仅要答对,还要文通字顺,否则,一样也得不了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语文就是教会学生写作文,语文老师也就是学生的作文之师。教学生写作文,自己当先会作文,写文,我觉得这应该是个真理。可是当下我们许多的语文老师是“不屑”为文的,教语文多少年,也不曾写过字言片语,甚至连计划、总结也是要“参考”他人的。前些年,有人曾提倡,语文老师要写“下水文”,但没有形成规定,也很少有人写,近些年更是没有人再提这件“自找麻烦”的事了!
一个从不动笔写文的老师能教会学生作文吗?能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吗?令人怀疑!
有人会当然会理直气壮地反驳:“世上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傅”“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学生写作文,不一定非自己会写作文,亲写作文。这实在是对古人名言的一种“亵渎”。
是的,教出状元的老师不一定是状元,但却一定要学识渊博才行。一个大字不识仨的文盲,我想是不会教出状元徒弟来的。“师不必贤于弟子”,但前提是得要“贤”。是的,一个人文章写得好,未必是个好老师,未必会指导学生写出好作文,但一个人如果从来不写文,要说他能教学生写作好作文,则更是没有说服力的。于我看来,“名师出高徒”“唯有会写文章的老师,方能教出会写作文的学生”可能会更接近于事实!
赵洪波老师是我的朋友,他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爱好写作,近年来诗歌、散文、随笔、小说等写了近四十万字,是越写越上瘾,“很多时候有一种不写不快,茶不思、饭不想、写出来才释然的感觉”,他的写作对他指导学生写作起了什么作用?他没有“宣扬”过,不过,我想他的学生作文肯定不差,他的学生语文成绩肯定不差,要不,2018年,我县第一批乡村小学高级教师评审,全县仅七人,他怎么会榜上有名呢?
写作到底有什么用?我这里不想再空谈了,还是跟着赵老师看一看他的写作的心路历程吧!
我的写作心路历程(文/赵洪波,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一)
其实,这几年关于文字的东西我虽然写的不多,但零零散散的也写了近四十万字。其实原来的时候我也不愿意写,后来特别是女儿上了学之后,我就不断地写,很多时候有一种不写不快,茶不思、饭不想、写出来才释然的感觉。虽然都是一些乱七八糟不成体系的东西,但却真实地表达了自我,怕什么呢?我又不图什么,只是希望人类浩瀚的0101的信息里,有我的一个符号罢了。
这几年,我随心所欲地写,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小册子,向《呓语杂谈》、《苇子河那些事》、《借月亮一点星光》、《道听图说沙河站》、《缘分的天空》(未完)、《时光是一段曾经》《和女儿一起成长—小学》、《和女儿一起成长—初中》、《和女儿一起成长—高中》、《小白菜观察日记》、《青海大环线游记》、《骑行记》、《人生其实三百年》、《旅行散记》什么的,其实也没什没用,无聊的时候聊以自慰罢了。其实,我还想写一本反应我们村庄历史变迁的书,但我不会写,我总感觉自己驾驭不了那么多的人物和情节,要是有人能帮帮我最好了。归根结底,还是我的学识水平不够。真不知道,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莫言、马尔克斯这些作家是怎么写的,难道人家天生就是当作家的料。
(二)
其实,关于写作。我也有自己的一点小想法。写作最重要的是要多读书。不读无以写。你读多少书,读什么样的书,其实就决定了你能写什么样的文章。多读一分,你的水平就高一分。书读得多了,你的思想就丰富,自然而然你就会有写作的欲望,你就有不吐不快的动力。有时候我就想写,可总感觉词穷,于是我就试着去读一点,慢慢地就知道了要表达什么,如何去表达。
其次,写作要善于观察和思考。生活总是平淡,但并不缺乏乐趣。关键是看你以什么样的角度去审视、去体验。时间长了,其实你就会有一种物我一体的感觉。可不是,我们的文化中不就是讲究“混元”“天人合一”“物我一体”“大道至简”吗?其实万物皆有性灵,关键是你如何做到“自我”与“物我”和谐统一。统一了,我中有我,物中有我。其他就是形式与技巧的问题了。
再次,写作要做一个杂家什么书都要看。文学的、科技的、经济的、书法的、绘画的、佛学的、人文的、地理的、天文的。要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可以博而不精。只有这样,你的视野才足够的宽阔,你的思维才足够的灵动,而不是拘泥于一段,遇到困难时无可化解。作为一个平常人,不可为写作而写作,要记住,写作是为自我服务的,是一种心灵的解放与灵魂的安放,为什么非要“精其一端”呢?写作切不可误入了魔道。
其三,写作要精于构思。构思的是文章的结构、情节、文字与主题。构思是表达的形式与技巧的问题。但也非常重要,不同的形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小巧的文章很简单,但稍大一点的就不容易驾驭和写作。有时候这也很难解决,成了写作的瓶颈。当然也可以看别的作家是怎么写的,怎么做的,但那要认真读,“剖麻雀”“剥洋葱”了,才有可能看清结构的来龙去脉。
最后,写作要修改。曹雪芹一生就写了一本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吗?其实人这一生做好一件事就行了。可现如今,似乎不行,我还没有那么强的能力活在真空之中,因为我们还要做很多杂事。或许,这也是任何事情都不会轻易成功的奥秘。要成功,就要付出超人的代价才能达到极致!否则,就会平庸一生。其实,真正的平庸也不错,有几个人能做到真正的平庸呢?
(三)
其实,我还是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往往都是我写作的第一个读者,不论我写得好不好,总给我鼓励。这也很重要,不是吗?更重要的是,他们给了我很多“偷懒”且聊以自慰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