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突如其来的长假,闲暇时间增加,为了让宅家的日子不再无聊,我开始学习新媒体写作。
写了一段时间,很快就遇到了困境。明明是下笔前思绪万千,但成文时却一团乱麻,好不容易憋出一篇来,却早过了发表的最佳时效点。想“才思泉涌”“下笔有神”太难了,相信很多开始学写作的人都有同样的困惑。
我去请教我的师兄大鹏,他是职业的写手,每天固定输出四篇文章,还能对当日文章做个复盘。每月写作变现都在一万以上。当我向他讨教高效写作秘决的时候,他说:新手开始写作,最好先大量的阅读,给你推荐《写作7堂课》这本书,好好回去研究,这书特别适合刚接触新媒体写作的人来看。
如获至宝地读完了这本书,我仿佛有了打通写作任督六脉的感觉,明白了高手的写作方法和普通人的差异,顿悟了写作的底层逻辑,再提笔感觉轻松多了。
这本书是由武汉工业大学副教授秋叶大叔所写,秋叶大叔不仅在学校里教书,同时还是百万畅销书作者,秋叶PPT和秋叶商学院的创始人。他本人业务繁忙,但却能实现公众号每天更文,他是时间管理的高手,也是写作高手,善于用朴素的文字来阐述普世的道理。他拆解了7种写作的能力,对应了7种工作习惯,正是有了这些良好的写作习惯才成就了今天的秋叶大叔。事实上,不需要全部掌握这7种写作能力,能把其中的三四种运用的炉火纯青,就可以开始新媒体文的写作了。
写作7堂课,秋叶著
下面重点阐述如何用复盘的习惯拆解优秀范文,形成可借鉴的结构,用框架式写作搭好知识和写作技巧的框架,利用碎片化写作快速成文。
1、先搭台再唱戏,写好框架才能快速成文
为什么很多人写文章很慢?是因为它的框架太少了。强调框架式写作,就是为了帮助每一个人建立结构化思维,有了这样的思维,即使没有灵感,也可以开启你的写作模式。 框架分两种,一种是本领域的知识框架,如果有志于创立个人品牌的,就需要搭建个人品牌写作的框架;另一种是写文章的文章框架。
01、个人专业知识框架
你确定了自己的写作领域,最好能列出相关领域的200个问题,按照这个方向画出完整专业的知识框架树,按照一定的逻辑建立话题库,在这个领域构建了全局视角,有了对这个领域的整体认识,你写出来的文章才能高于读者的视角,并且能持续有效地输出本领域相关的文章。
例如,作为一个教育学专业的人,我在家庭教育、育儿领域有比较多的积累。我可以从当下社会比较流行的几种理念,如PET父母效能,正面管教,游戏力,非暴力沟通入手,深耕育儿领域,搭建起本领域的知识框架。
02、文章本身的框架
进行新媒体写作,要了解不同平台的调性和规则,明确文章是写给谁看的,然后再确立文章的框架。例如那些爆文,受众一般是不愿独立思考带着消遣心态的人,因此,秋叶大叔认为,一般爆文的框架结构是:爆文=好标题+蹭热点+小故事+真情感+炼金句。但对于今日头条平台青云计划文章,主要是给阅好文无数的专业评审老师看,千篇一律的框架很难让你在成千上万篇的作品里脱颖而出,这种文章的框架一定要注意写作角度、立意都要独特新颖。
《写作7堂课》第一章就向读者介绍了框架式写作,“所有的大问题都可以从学习简单的框架开始,一步一步地完善,不要怕自己开始的起点低,最重要的是我们勇敢地建立我们的框架” 。
有了框架这个可支撑的舞台,准确流畅的语言就可以粉墨登场,一起唱一出精彩的文字大戏。
框架式思维
2、先完成再完美,利用碎片化时间高效成文
既然还是写作小白,大部分都是业余时间写作。那么,没有时间就成了写不出文章理所当然的借口。事实上很多人的写作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系统性的工作,就连大文豪鲁迅先生都说: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先利用碎片时间完成,然后利用心流时间完美,把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就是一笔财富。
例如,我每天上班在路上的通勤时间有一个半小时,中午休息时间有一小时,晚上睡觉前还有一个半小时的零散时间。利用这些时间整理一下写作思路,一有灵感,马上记录,可以用讯飞语录,石墨文档等工具,形成素材积累。积攒的内容多了,自然就有了写的欲望,再找一个整块时间写出一篇文章来。
另外,把自己的碎片时间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清单来,每一个时间做什么形成固定习惯,例如三分钟时间搜一个故事,找一张图片,10分钟刷一下微博,微信看看相关观点思路,形成用碎片化时间写作的习惯。
成文慢的人大还要克服完美主义情结,很多人总想下笔就布局合理,语言生动,达不到这个标准绝不动笔,最后导致自己迟迟不能开工。秋叶大叔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任何事情,不用想太多,干就对了”,与其纠结于该如何遣词造句,不如一有想法就记下来,要知道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因此,利用碎片化时间记录灵感是每个写作者要养成的习惯。
同时,利用碎片式写作还要克服无效社交信息的干扰,利用番茄钟等模式强迫自己进入写作心流模式。“心流就像肌肉,记忆可以训练成一种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训练大脑进入和停留在心流状态次数越多,进入心流状态,越容易”。
《写作7堂课》告诉我们:文章甚至书稿就是一点儿一点儿攒完的,而不是拿大块时间把自己关起来写。要是把自己关起来写,说句实话,没有素材,没有积累,没有足够的阅读和分享以及灵感的碰撞,根本就写不出来。
对于写作新手来说,先不要纠结写出来的东西好不好,有没有人看。每天利用碎片化写作固定输出2000-3000字,坚持半年,一定会看到自己在写作上面的进步,先完成再完美,写作也遵循“一万小时”定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利用碎片化时间记录灵感
3、先拆解再合成,复盘式写作助你深度成文
你想成为谁,就要先接近谁。你想写哪种风格的文章就找来此领域的头部作者,对他们的文章进行拆解,了解文章的布局,结构语言等,然后复盘成清单,再根据所拆解的内容写一篇相同结构的文章,再复盘拆解,看看差距在哪里。
例如在今日头条平台,要想持续发展,第一步就要过原创和加V,进入优质作者群,那么你就先了解那些过了原创和加V作者都是写了什么内容,复盘成自己可产出的内容。然后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写青云计划的文章了,找来相关领域青云计划的文章从选题,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拆解复盘,学习别人的写法,形成你的写作检查清单,成文后再复盘,反复几次,就能摸准此类文章写作的风格了。
我们不仅要复盘优质文章,当自己写了阅读量不高的文章,也要一点点复盘,这样就可以看出自己文章差在哪里,如何再进行改进。
《写作7堂课》告诉我们:如果你养成复盘的习惯,而且你刻意培养你的框架式写作习惯,复盘的内容,不断帮你完善和细化你的知识框架,写作技巧框架,话题框架,检查清单,你不但写作水平会越来越高,而且可以越写越快,越写越好。
要想更短的时间内在写作上有所突破,一定要学会借力,让自己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复盘式写作会快速地缩短你与高手的距离。
学会写复盘清单
写在最后
怀特说:写作是一种信念的行动,不是语法的技巧。比掌握写作套路和技巧更重要的是你要长期坚持写下去。当你写不下去的时候,可以看一看《写作7堂课》这本书,它不仅仅教我们写作的底层逻辑,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养成写作的习惯,让写作和吃饭一样,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领悟透了这本书,你的自媒体写作之路会越走越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