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拉雅
编辑 | 林希言
期待已久的结营仪式上,当看到第一批过稿的喜报上“人间四月天”这几个字,我不再平静,内心小激动了一把。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第一次写听书稿的我,试写稿顺利入围平台的选拔。
这一个月,是我真正开始写作变现的起点,也是我不断突破自己的过程。
作为一名听书稿的小白,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与肯定。
这之前,我对于听书稿,只是停留在认知层面,虽然在一些平台听过几篇听书稿,但也仅此而已。
我可不可以也来尝试一下写听书稿呢?
我开始留意这方面的信息,一月份,我看看弘丹老师的公众号上发布了听书稿训练营的课,马上决定报名。
从此,我正式踏上听书稿的写作之路。回顾自己起步的这一个月,我的收获太多了。
01 写稿前的准备工作,慢就是快
听书稿是我从来没有接触写过的文章类型,应该怎样写出一篇听书稿,我跟着弘丹老师的课程一步步深入地学习。
听书稿是将所读的书用一篇文章来讲述书中的内容,一开始我们要选书,我现在正好在读传记类的书,我就选择了《居里夫人传》。
训练营期间,弘丹老师还给我们讲了王者速读法,将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不仅阅读过程中把握了书中的要点,阅读速度也快了好多。
我运用这个方法,把这本书看了好几遍,对这本书的主要结构和内容了然于心,对写听书稿太有帮助了。
我跟着训练营课程的安排,开始熟悉平台的听书稿品控标准和样稿,学着拆解听书稿的品控标准,将样稿对着品控标准一一分析,熟悉平台的调性,一步步地摸索,一步步地前进在听书稿的路上。
02从崩溃中一次次复活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像这次写听书稿这样崩溃过。
听书稿是自己从来没有写过的文稿,各种要求很多,一开始写稿会有很多不适应。
再加上这个月,我还要准备今日头条过原创和微头条加黄v的过审文章,这和听书稿是完全不同的文章类型,而我日常还要处理繁忙的工作。
你偏偏要先静下心来把整本书看完。而这本书是外国人所写,不一样的语言表达,不熟悉的人物与背景,这对习惯看中文书的我也是一个小小的挑战。
写作是一个非常烧脑又虐心的过程,还要沉下心,专注地写出一个个字,从来没有写过这么多文章,没思路,没灵感,弄得我内心很崩溃。
这还不说,再加上后来收到试写稿点评意见后,我才知道我要是另外一个版本的《居里夫人传》,那个时候其他学员已经在根据点评意见写修改稿,距离交稿时间只有三四天的时间,我还要重新看书,重新再写。我真一度想是不是就这样放弃了。
可是,不逼自己一把,怎么知道自己可不可以呢?无论如何,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
我让自己冷静下来,运用前段时间看得那本《学习之道》里的方法,将发散思维和专注思维交替使用,在写稿之前先去睡了一觉,让大脑在休息中接收灵感,也是让自己放松下来,再去专注一点点地写。
我真觉得写作的过程,不仅仅是考验写的能力,从舒适区深入到恐慌区,心理素质同样非常重要。
当我完成以后,我为自己非常开心。写作的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坚持,就有希望。
03 原来思维导图要这样做
写思维导图也是一个很烧脑的过程,除了向弘丹老师学习以外,我还特意去学习了酸菜鱼夫人是如何写传记类的思维导图的。
我这才明白,原来,写传记类的思维导图很注重时间线,从思维导图中要很清晰地看出这个人的经历。
所以我就以居里夫人与居里结婚前的人生,结婚后的岁月,居里离世后的生活作为主线来写的。
收到思维导图的修改意见后,我很惊喜地发现,我的这篇思维导图正是酸菜鱼夫人点评,她说我的导图非常棒,关系主线梳理出来的三个知识点也很巧妙。
老师还点评说,传记类的思维导图要有很鲜明的人物品质。我根据老师的意见,一开始写的是"求学经历",后来改成了"年少艰苦求学"。
训练营还请了很多优秀的过稿学员分享他们的经历,我学到了,三级知识点要为二级知识点服务。根据这个经验,我重新修改导图,一开始我写的是"获诺贝尔奖",而二级知识点是"与皮埃尔并肩从事科学研究的攀登岁月",我改成了"面对科研困难执着进取"。
跟着训练营一点点地学习,一次次地修改思维导图,当我的终稿交上去以后,点评老师说完全不像是听书稿的小白做得,老师的肯定,给了我前行的力量!
04 听书稿这样写就对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写听书稿,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写过一次以后,我终于弄清了,听书稿要这样来写。
1.听书稿非常重视知识点的过度。
我们在写的时候,一定不能在写完上个知识点的时候,就马上抛出下一个知识点。
具体方法是,可以用一句话对上一个知识点先做一个核心总结,然后用提问的方式引出下一个知识点。比如"既然…那么…"或者"……那又是为什么呢?""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等等,这样就非常自然了。
2.提炼要点非常重要。
听书稿是一种标准化的产品,需要为听众在碎片化的听书环境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并把整本书听完,要为听众提供价值。
而一本书中的要点非常多,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有所取舍,提炼出这本书中的要点,是非常重要的。
3.口语化表达。
听书稿是讲给读者听,一定要用口语化去写作,也就是用自然语言的逻辑去创作。
在写听书稿的时候,要有意识地与听众交流的方式来表达,多用你,让听众觉得你就在和他面对面交流。
4.耐心打磨稿件。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特别是我们刚开始写听书稿,更要多打磨,文章的质量才会越高。这也是一个修炼自我的过程,一遍遍重复修改稿件,也是一次次在打磨自己的心性。
05 写在最后
写到这里,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恩,我想在这里写下我的表白。
我想表白亲爱的弘丹老师,弘丹老师身上有一种特别温暖的气质,她做事特别认真,本来她自己还有写稿任务,各种写作课程的工作都很多,她还亲自在群里给学生答疑,让人感觉特别亲切。
我想表白点评老师,几百份思维导图,几百份听书稿在短短几天看下来,还要一个个给修改意见,这个工作量相当大。我是在一天清晨5点多收到试写稿的点评意见,我们还在睡梦中,老师却在认真给我们点评,让人太感动了。
我想表白运营团队,除了保证整个训练营的正常运行,还要邀请优秀学员分享,除此之外,还要给学员一对一点评,和平台进行稿件对接等等,这每一个环节背后都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为了我们在这30天学有所成,你们辛苦了。
我想表白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们,在写听书稿的路上,你们是最美的同行者。疫情在老家,无法电脑操作文件排版,小伙伴们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了好多次,每每想起,我心里就觉得很温暖。
回首再看这短短的一个月,我真的觉得,现在的自己,感谢一个月前的自己的选择。
写到最后,我就以居里夫人的一段话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吧。
要相信你到这个世界上来是有目的的。是为了造就自己,是为了帮助别人,是扮演一个别人代替不了的角色,因为每个人在这场盛大的人生戏剧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如果你不扮演这个角色,这出戏就有缺陷了。只有当你意识到自己要在世上完成一件事、扮演一个角色、必须自立时,你才能有所作为。生活也因此具有了崭新的意义。
———居里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