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具体而微的小说创作技巧出发,总结个人“形而上学”的写作心法

1.写作的人,看写作的书

现在写作的人很多,但能写故事、且能把故事写好的人,却不多。比如我,我持续写作已经有四年了,然而,我却始终写不好故事。

可我并没有放弃自己,在提升写作能力上的努力。每隔一个阶段,我就会主动去搜罗一些和阅读技巧相关的书籍,来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我也会阅读一些写作相关的书籍,去提升一下自己的写作技能。

英国创意写作的客座教授,理查德·科恩的这本《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伟大作家们的创作历险记》(以下简称《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就是一本和写作相关的书籍。

从具体而微的小说创作技巧出发,总结个人“形而上学”的写作心法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很期待能阅读到一些独门的心法,好助我如虎添翼,顺利地度过写作的瓶颈期,进入到下笔如有神的境地。

可事实并非如我所愿。我读过之后,一边感叹,一边嗤笑。真是一群可爱的疯子,作家原来是这样的一个群体,看来我还是资质愚钝,只能当最末流的那一种了。

2.如何写出一个精彩的故事

当我写下这个小标题的时候,连我自己都笑了。虽然我尝试过写小说,但每一次小说的创作都是失败的。

虽然我没有成功的经历,但我失败的经历还是蛮丰富的。凭借着这样一种自信,我翻开了理查德·科恩的《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

托尔斯泰可是我们心目中的大作家了。这本书里提及了很多像托尔斯泰一样,同级别的世界一流小说家他们的创作经历。比如说,我们喜欢的马克·吐温、乔治·艾略特、博纳科夫、巴尔扎克等等。

从具体而微的小说创作技巧出发,总结个人“形而上学”的写作心法

这本书引用了很多作家的例子,用以证明作者的观点。也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像伟大的作家一样,写出一个精彩的故事。

估计这些伟大的作家,也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的只言片语,会出现在这样一本,教人写小说的写作教材中。

尽管这本书写得很幽默,但对于我这种没有读过太多外国文学名著的人来说,想领悟到真谛还是有一点困难。而我又一时不能把所有的未读过的外国文学名著都快速地补充阅读一遍,所以,我只能提纲挈领地感受一下,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从具体而微的小说创作技巧出发,总结个人“形而上学”的写作心法

但实际上,我想说的,其实更简单。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成为小说作家,但我们依然可以努力去书写自己的见解。所以,从学习写小说这个角度,在提炼出可用的方法之后,把它们落实到我们平时写文章的情境中去,可能会更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我试着这样做了,于是我整理出了自己的一套想法。

3.如何写好一篇文章。

3-1:开头

万事开头难,和写小说一样,写一篇文章的开头也尤其的不容易。因为体量的差距,文章就算写得失败了,推倒重来也相对来说更容易一点。和小说不同,小说的开头确定了整本书的叙事基调,开头错了,后面的一切就乱了阵脚。所以有很多伟大的作家,不惜使出了浑身解数,只为求得一个让自己能够满意的开头。

小说的开头可以有三种。分别是抓注意力式,邀请式,诱导式。

这三种开头方式之间的差别,要详细说来可能需要很长的篇幅,但我觉得对于大多数写作者而言,一个更好的开头,是让自己能够写下去。

很多人执迷于要写一个完美的开头,而一直没有开始,这就是最遗憾的地方。所以我认为,哪怕开头不完美也没关系,就一篇文章而言,写下去更为重要。

从具体而微的小说创作技巧出发,总结个人“形而上学”的写作心法

《成为作家》中提到,要想让自己养成写作的习惯,能够成功地写下去,我们可以在纸上写下一个“我”字。剩下的你就大胆地写吧。

等你写到了后面,你就会发现,开头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当你明白了自己这个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的时候,再去修改开头也是来得及的。

3-2:中间

我这样的表述可能很不专业。从《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这本书中,我看到实际上,它也是按照三部分来写的,无非就是开头、中间的描写、结尾。描写的那一部分,是整个文本的主体部分。

这期间可以细化分为人物、叙事视角、对话、讽刺的运用、叙事模式节奏、以及对于一些不可描述之事的描写等。

所以,从一个更简略的视角来看,所有的这些章节,都在向我们阐释:想要写好一部小说,我们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换一个说法,就是教我们如何写,如何描写。

从具体而微的小说创作技巧出发,总结个人“形而上学”的写作心法

开了一个好头,至关重要。但如何把中间的部分,顺利地推进下去,更考验一个人的思维和耐力。

写好一部小说,很难很难,就难在这里。对于文章而言,列提纲,然后把你想表达的内容简略地写下来并搜集资料,把其余的内容补充完整,这更像是一个写作文的感觉。相对于写小说而言,要容易得多。所以,如果你觉得写小说有困难,那就从更为容易的写作开始吧。

在当今这个时代,写作是大众的福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写下自己的心声。有时候,我们能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很多写作的套路,但真正能让你坚持下去的,还是对写作的那份执着的爱。

3-3:结尾

海明威说:醉时写作,醒时修改。

对于小说而言,结局非常的重要,作者要给故事的人物命运做一个安排。然而,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文章的结尾却意味着,把自己的内容该阐述的都阐述明白之后,便不再赘述。这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如今信息泛滥,如何用最简洁精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想,实际上也是对他人时间的一种尊重。纵然有些人是以阅览资讯为消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写得越长越好。

当断则断,该结就结。文章拖拖沓沓反而会坏了节奏。

写完之后的修改,可以说是文章的再创作过程,通常人们会隔一段时间让自己冷却下来,以至于忘了这篇文章是自己写了的时候再去修改,才能更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清醒地看待自己的文字。

从具体而微的小说创作技巧出发,总结个人“形而上学”的写作心法

我以前写作没有太多修改的习惯,因为我通常是一边写一边改,这样就导致我写作非常的慢,也让我通常非常迷恋于自己写下的文章,因为我认为这是我反复思考的结果,不会有什么调整的空间。

近年来大量的写作,让我突然意识到,想要提高写作的效率,我们需要更流畅的输出,不去设置太多的输出阻碍,等到一切都表达清楚之后,放置一段时间,待自己冷静后再去看这些文章,进行修改润色,通常这样的文章会比之前的初稿,好上很多很多。

我通常是晚上写作,白天修改。这也正好符合海明威的那句名言。

4.一些信念

理查德·科恩的这本《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传达了很多小说创作上的经验技法,那些都是伟大作家们的真知灼见,是我们平时很难搜集全面的众家之言。

从具体而微的小说创作技巧出发,总结个人“形而上学”的写作心法

在大量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之后,再去看这本书,一定会更有自己的收获。

然而,我认为对一个普通的写作者而言,技法反而是不重要的,给自己一些信念,让自己相信自己有写作的天赋,并且把写作这件事情坚持下去,反而是更重要的。

有很多和写作相关的书籍给了我力量,让我觉得我也可以像伟大的作家一样,去尽情地书写我所想。

愚笨如我,也还在坚持。写作的意义,已经不仅仅限于表达,它更是我救赎心灵的一种方式。

人生苦难重重,我在反思自己的那些经历时,也在不断总结经验,让自己不再纠结,找到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并持续地做下去。

任何事情,都抵不过坚持的力量。

从具体而微的小说创作技巧出发,总结个人“形而上学”的写作心法

写作,是心灵表达的选择,如果有什么好的作品,它一定是坚持之后的水到渠成。静待花开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