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自媒体创作者,每天必不可少要做的一件事是:写文。
但是非专业写作者,还没有形成写作习惯时,每天要保证有质量的长图文输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拿到头条图文原创标已经有几天了。自拿到原创标那一天起,我无时无刻不想着,以“青云计划”为目标好好写一篇文章。
我尝试着去写,也读了一些青云作者的文章,一对比,觉得自己差远了。
王小波说:一个人最大的痛苦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我的能力还匹配不上野心,写不出好的文章来,我就着急,陷入自我怀疑和自责的怪圈。
自我怀疑,是因为我陷入了“创作大谎言”中,认为写作是靠天赋完成的。当我写不出文章的时候,我脑海里就会出现一个声音:看吧,你果然没有写作天赋。
自责,是因为我本来打算今天好好写一篇文章,也想到了一个主题,最终却因为构思不力、素材不足而放弃。到晚上,看着没有完成的计划,整个人特别沮丧。
经历这几天反反复复的煎熬,我学到了正确应对这种情况的方法,如果你也觉得写作时痛苦得写不下去,想要有所突破,这三个方法建议你看看。
第一,激励自己。
美国作家詹姆斯·斯科特·贝尔在决定成为作家的那一天,在记事本上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今天我下定决心认真看待写作,我要勇往直前,永不停歇,尽我所能努力学习,成为成功的作家。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写作有时候的确很痛苦,它并不总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哪怕大作家严歌苓,都会有感到写作的痛苦的时候,她说:“每写一本书都会有两到三段黑暗期,感觉再也无法完成了。”
她写作《陆犯焉识》这本书的过程并不轻松,在黑暗期,她觉得《陆犯焉识》从头到尾都是败笔,觉得自己写不下去了。
那个时候在严歌苓看来就是“连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柔弱到不堪一击”。
但这本书最后无疑是很成功的,不仅成为畅销书,还被张艺谋改编,拍成了口碑电影《归来》。
你也可以试试看,写下让你热血沸腾的目标宣言,时时拿出来激励自己;多看看别的写作者面对写作困境时,是如何突破的。
第二,先完成,再完美。
一开始我就是追求完美,一心只想写青云文,以至于构思的文章框架、搜集到的素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干脆就不动笔。
这种做法明显是不明智的,只有先动笔写,才能知道自己是在选题上、内容上、素材上,还是逻辑框架上不熟练,从而去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总之,先去写,不管写得好坏,先全心全意把想法倾诉到纸上。
《写作艺术的禅心:创意散文集》一书中,美国小说家雷·布莱伯利说:“把自己变成菱镜,让世界烧穿你,将炽热白光投射到纸上。”
动笔写时,带着满腔热血,初稿一气呵成。千万不要在写的过程中去修改,这样很容易打断思路,思路被打断,写到一半的内容就容易放弃。
第三,定下写作任务。
想学会写作就要动手写,无数小白写作者通过专业的学习、大量的刻意训练,最终都学会了写作。
大部分写作者,如我们熟悉的村上春树,会规定自己每天写出一定的字数,然后严守计划。可能不带任何目的,就只是去写、去表达。
如果你觉得你需要灵感才能创作,那你可以参考美国小说家彼得·德弗里斯的建议:“我只在灵感来的时候写作,而我确保每天早上九点钟我都有灵感。”
不过也别把自己逼得太紧。如果你有一天或是一周没有达到目标,那就算了吧,下周努力就好。
一旦养成每天写作的规律,这就会成为你写作生涯中最受用的习惯。
【结语】
创作大谎言是假的,任何人都可以学会写作。但前提是,你要实际去尝试学到的方法。
篮球运动员要想达到完美投篮的效果,平时需要不断地练习运球、传球、切球和掩护带球队友,只有把基本功练扎实了,才能在比赛时打出实力。
只有先不断地练习,形成语感,养成写作的习惯,以后拿青云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要冲击青云计划,先写够30篇原创文吧。
我可以,你也可以。
END.
我是@铁怪易,在头条和我一起做生活的欣赏者,遇见美好!你的点赞、评论,对我就是最大的欣赏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