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晴计划# 从2018年大约10月份开始,我无意当中得知约书评的看书方式,从此展开了真正的写作旅程,在这之前我报过树獭先生的课,被教导的内心深处浮想联翩,可惜我没有慧根,经常投稿公众号被拒。起初报着抒发自己内心感情的心思踏上的写作之路,在后来遇到了无数志同道合的书友后,我更加坚定写作梦想。虽然没有想过靠笔杆成为专业作家,但是确实希望能够得到认可。
何时是我写作高峰呢,我思想应该是去年九月份开始,参加今日头条的青云计划甄选活动,总共拿了10次青云计划的我,在面对官方改革后,没有找到自己写作灵魂技巧,也就慢慢退出锋芒。其实说不想要靠写作赚取点零花钱是不可能的,毕竟看着圈子里其他写友频繁晒成绩单,也甚是羡慕嫉妒。
仔细回想写作这两年,遇到了很多的认可,但是终究觉得自己遇到了瓶颈期,不知道该如何改进。幸好巧遇《高效写作:突破你的心理障碍》一书,让我的写作之旅重新焕发光彩,信手拈来不再是梦。也许每个人但凡碰到写作,都会遇到有话说不出,内心的千丝万缕碰到文字就卡壳。我相信刻意练习,我们都能在写作之旅上容光焕发。
一:将自己当成一名“工匠”,脚踏实地的进行写作科研,全身心投入到技艺实践中,写作技能才有待提升。
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醇。——余光中 《余光中散文》
写作技能高超的人一定会在时光的细枝末节学着如何积累,就像工匠一样精雕细琢,也许我们一时找不到思路,但是伴随着积累的过程与日俱增,终究会如滴水成冰。我曾经印象特别深的一本书《刻意练习》书中说过,任何一个人只要刻意练习一件事达特定数量小时,就一定能够成功,无论是学一种喻言还是一种兴趣爱好亦或是职场必备能力。写作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必须每天练习。
输出的质量取决于输入量的多少,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大量的阅读各种经典书籍,深觉内心深处知识量提升迅速。简书上也有过日更的激励,对我们这样的写作者无疑是最好的奖励。焦虑袭来,想想“工匠精神”,我们的心便可以平静几分。“工匠精神”提醒我们,学术永远是一门技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这让我们牢记一个事实,学术写作是可以习得的。我们的工作(与任何技艺一样)就是收集和运用实用的方法,从笨手笨脚的学徒锻炼成水平日益精湛的专业人士。
《高效写作:突破你的心理障碍》一书中对于写作者的问题阐释的面面俱到,我甚是获益匪浅。名著书籍在中学阶段,学校都会安排阅读,曾经因为阅历的浅薄,我丝毫不能感受名著中的魅力。待到随着年龄增长,经历了世俗人情后,我愈发觉得这种能够让读者感受人性的弱点的名著无疑是宝藏。因为有大量的输入过程,所以我深以为然的能够进行别样的输出,其实还需要每日像工匠一样慢条细理的进行琢磨文字。也许只因为我并不想成为专业人士,所以这种过程我并没有做的很好,这也导致如今我的写作水平还有待提高。
二:我沉湎于想象之中,又被现实紧紧控制,我明确感受着自我的分裂。——余华《活着》
不要那么孤单,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愿你我带着最微薄的行李,和最丰盛的自己在世间流浪,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大冰《乖,摸摸头》
每个人写作时,一定遇到过失落颓废阶段,在2020年初由于疫情原因,加上本来就有很多隔膜,我与先生的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冲突。那段时间,写作也变得没有性质,我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生活与兴趣爱好。也许因为一直以来我都是靠写作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无法言喻的感情,待到疫情结束后,我再次拿起尘封已久的笔,那种久违的熟悉感让我内心深处感动无比。
《高效写作:突破你的心理障碍》:一书中说道走出心理误区,有“我要写一部巨作”,“我是滥竽充数的人”,“处理完其他事情才好动笔”,“对读者怀有敌意”,“把自己与他人做比较”,“追求完美开篇”,“详尽的收集材料而耽误写作”这些弊端,似乎我都有,也许这就是拥有这样心理的我这种人士无法取得写作之路上的完美提升的缘故。我时常在写作过程中有各种心理障碍,自己深知,但是也难以改变。从这本书中我获悉到一些能量。
因为几乎是每天进行写作,但是我的目的是多阅览书籍,而在今日头条上凑字数的写作方式让我一味掉入深渊,这种行事作风,我只有看了《高效写作:突破你的心理障碍》一书才得以解决,搁笔时间越久,我们就会感觉越糟糕,也很难捡起来。就像遇到瓶颈期的我,有时候一天可以写很多篇文章,有时候很多天写不了一篇文章,这样的写作方式让我很是焦虑,后来我说服自己,一定要每天写一篇,无论是多少字,每天动笔,长此以往的锻炼,我相信我的写作能力才有所提高。
人生在世,会遇到一些好事,还会遇上些坏事,好事承担得起,坏事也承受得住,就这样坦荡荡做个寻常人也不坏。——王小波《盛装舞步》
写作路上,会遇到很多好事,也会遇到很多坏事,我们需要有强大的心理防线,努力鼓励支持自己继续前进!